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所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Market Supervision Offices - Part 1: Basic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08.1-2023《市场监督管理所建设与管理规范 第1部分:基本要求》是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基层市场监管所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基层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重点条款解读如下:
一、组织架构
标准明确要求市场监管所应设立综合办公室、业务监管室等职能科室,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设置专业科室如食品监管科、药品监管科等。每个科室应配备至少一名负责人,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落实。此外还强调了上下级之间的工作衔接机制,要求建立定期汇报制度,确保上级指示能够及时传达并执行到位。
二、人员配置
对于人员数量,标准规定按照每500户市场主体配备1名工作人员的比例来核定编制,同时考虑到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等因素可适当放宽比例。在人员素质方面,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业务培训以保持知识更新。
三、基础设施
关于办公场所,标准提出要保证足够的使用面积,其中档案室不得少于20平方米,会议室不少于30平方米,并且需要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此外还特别指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保存各类文件资料,便于查询和归档。
四、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标准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可以开发移动执法终端方便现场检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决策制定等。同时也要注意信息安全问题,在使用互联网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露敏感信息。
五、服务窗口
对于面向公众的服务窗口,则提出了“一站式”服务理念,即所有涉及企业注册登记、消费投诉处理等相关业务都可以在一个地方完成。窗口工作人员需着装整洁、态度热情,并提供清晰明了的操作指南帮助群众顺利完成事务办理。
六、监督检查
最后关于内部监督机制也做了明确规定。首先要有专门的内审部门负责定期审查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其次可以通过设立举报箱或热线电话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再次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向相关人员通报情况,形成闭环管理流程。
以上就是DB12/T 1208.1-2023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