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型盐碱地池塘主养大口黑鲈的环境条件、池塘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滨海型盐碱地池塘主养大口黑鲈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in Culture of Largemouth Bass in Coastal Saline-Alkali Po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194-2023《滨海型盐碱地池塘主养大口黑鲈技术规程》是针对滨海地区盐碱地特点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池塘选址与建设:标准要求池塘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池塘深度需保持在1.5米以上,以确保水体稳定性和适宜的大口黑鲈生长环境。
2. 水质管理:规定了池塘水质的基本要求,包括pH值应在7.0至8.5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同时强调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3. 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推荐选用健康无病害的优质苗种,每亩放养量控制在1500尾左右。这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并保证鱼类个体均匀生长。
4. 饲料投喂:建议采用高蛋白配合饲料,每日分两次投喂,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2%-3%。需要注意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5. 疾病防控: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消毒池塘,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隔离患病鱼只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6. 收获与运输:当大口黑鲈达到商品规格时即可捕捞上市。捕捞后要尽快进行冰鲜处理或者直接送往市场销售,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品质下降。
这些条款为滨海型盐碱地池塘主养大口黑鲈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