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与职责、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管理、作业管理、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
Title: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602-202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方面,标准明确要求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这包括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例如,标准中提到“运营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这一规定强调了安全管理机构独立性和专业性的重要性。
其次,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如要求运营单位定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建立风险数据库,对重大风险实行分级管控。同时,还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标准指出,“运营单位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风险评估”。
再者,在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上,标准也给出了明确指引。它要求运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标准特别强调,“应急预案应当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并且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
此外,对于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同样做出了严格规定。要求运营单位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定期检修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且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维修保养的情况。标准提到,“所有主要设备都必须按周期进行预防性维护,任何故障均不得带病运行”。
最后,在员工培训教育环节,标准也非常重视。明确规定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作业;在职员工则需要接受定期复训以更新知识技能。标准还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DB12/T 602-2023涵盖了安全管理的多个关键领域,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条款,可以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