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警戒潮位标志物的设置要求、设计原则、安装规范及维护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沿海地区警戒潮位标志物的设置与管理,旨在提高沿海地区防灾减灾能力。
Title:Setting Specifications for Warning Tide Level Mark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0T 189-2023警戒潮位标志物设置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沿海地区警戒潮位标志物设置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沿海地区,包括但不限于港口、码头、海堤等涉海工程设施的警戒潮位标志物设置工作。这意味着所有在这些区域从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循此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2324《海图图式》、GB/T 13386《海洋学术语 海洋水文学》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制定本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警戒潮位”、“警戒潮位标志物”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警戒潮位”是指当潮位达到某一特定高度时,可能引发灾害性后果的临界值;而“警戒潮位标志物”则是用来直观显示这一高度的具体装置。
警戒潮位确定方法
根据标准要求,警戒潮位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等因素。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采用长期观测资料,通过频率分析法或其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计算得出。
标志物类型及设置要求
1. 类型:包括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主要形式。
- 固定式标志物通常安装于建筑物顶部或岸边显著位置;
- 移动式标志物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部署。
2. 设置高度:标志物的顶部高度应当比设计高程高出至少0.5米,并确保能够被有效识别。
3. 颜色标识:推荐使用红色作为主色调,以便于快速辨认。
安装与维护
对于安装过程中的技术细节,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在混凝土基础上固定标志物时,必须保证其牢固稳定;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标志物处于良好状态。
监测与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是保障警戒潮位标志物正常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机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以上内容只是对《DB3710T 189-2023警戒潮位标志物设置规范》部分内容做了简要介绍。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全面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