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兔健康养殖的场址选择、兔舍建筑、品种选择、饲料与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及废弃物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肉兔的健康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ealthy Rabbit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390-2023《肉兔健康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肉兔健康养殖的技术标准,对肉兔的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肉兔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设,避免低洼积水区域。养殖场周围需保持清洁卫生,距离居民区至少1000米以上,远离工业污染源和畜禽屠宰场等可能带来病原传播的场所。此外,兔舍的设计应保证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15℃至25℃之间,湿度维持在50%-70%范围内。这些措施旨在为肉兔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率。
饲料与饮水
关于饲料管理,该标准强调了饲料的质量安全问题。要求使用的饲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不得含有任何违禁药物或添加剂。同时,建议采用全价配合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对于饮水供应,则要求水质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定期更换水源并做好消毒工作。通过严格的饲料和饮水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因营养不良或饮水不洁导致的各种健康问题。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保障肉兔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标准的规定,新生兔应在出生后7天内注射兔瘟疫苗,并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几次加强免疫。此外,在每个生长阶段还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免疫方案,比如针对某些特定疾病的预防性接种。这不仅能够提高兔群的整体免疫力,还能降低疾病爆发的风险。
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方面,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措施。例如,要求每天清理粪便垃圾,每周至少一次全面清扫兔舍内外环境,并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死亡、发病等情况时,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还应对进出人员严格执行登记制度,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以防止外部病原侵入。
生产记录
最后,本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生产记录的重要性。所有与肉兔养殖相关的活动都应当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包括但不限于配种时间、分娩日期、免疫接种记录、饲料投喂量及种类等信息。这些资料不仅可以作为日后查阅参考依据,也有助于追踪问题来源,从而更好地优化养殖流程。
综上所述,《肉兔健康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出发,为肉兔养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只有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执行,才能实现高效、健康的肉兔养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