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公路隧道工程中湿喷混凝土的施工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et-Spray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Tun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DB50/T 1391-2023)是一部专门针对公路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规范明确要求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对于骨料的选择,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含泥量不得超过3%,粗骨料则建议使用连续级配的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此外,外加剂的使用也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与所用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其次,在配合比设计上,规定了湿喷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终凝时间不应超过60分钟。水灰比通常控制在0.4至0.5之间,单位体积内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400kg/m³。为了提高早期强度,可以适当增加掺合料的比例,但总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
再者,关于施工工艺,规范强调了喷射作业前应对受喷面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无浮尘、油污等杂物。喷射顺序一般为先墙后拱,自下而上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80~120mm范围内。同时,要求喷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状态,距离宜为600~1000mm。在正式喷射之前还应当进行试喷,以检验设备运行状况及喷射效果。
另外,养护工作同样不容忽视。湿喷混凝土终凝后1小时即开始洒水养护,持续时间不少于7天。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害发生。
最后,质量验收环节明确规定了湿喷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粘结强度以及耐久性的检测方法和合格标准。只有经过严格检测并达到相应要求的湿喷混凝土才能被视为合格产品用于实际工程当中。
以上就是对《公路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