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果树生产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定额指标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果树种植的用水管理和节水评价。
Title:Water Quota - Part 3: Fruit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64.3-2023 用水定额 第3部分:果树》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北京市主要果树的灌溉用水定额,适用于指导和规范果树种植中的水资源管理。以下选取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苹果、梨、桃、葡萄等主要果树的灌溉用水管理。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对象,确保在北京市范围内从事果树种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能够依据此标准合理安排灌溉用水。
术语和定义
- 灌溉用水定额:指在特定条件下,为满足果树生长发育所需水分而规定的单位面积或单位产量的灌溉水量。
- 节水灌溉: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方法,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损失,提高水利用效率的一种灌溉方式。
主要内容解读
1. 灌溉用水定额
- 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果树设定了不同的灌溉用水定额。例如,苹果树的灌溉用水定额为每公顷每年不超过800立方米;梨树则为每公顷每年不超过750立方米。这些定额是基于多年研究数据制定的,反映了北京市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果树品种等因素的影响。
2. 灌溉方式选择
- 推荐使用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这些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灌溉用水量,同时保证果树获得充足的水分供应。
- 对于不同规模的果园,建议采用适合其实际情况的灌溉系统。小型家庭农场可以选择简易滴灌设备,而大型果园则应配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灌溉设施。
3. 灌溉制度设计
- 灌溉制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季节变化、降雨情况以及果树的不同生长阶段。例如,在春季萌芽期和夏季果实膨大期,需增加灌溉频率;而在秋季果实成熟后期,则可适当减少灌溉量。
- 各类果树的具体灌溉制度详见附录A至附录D。
4. 监测与评估
- 要求定期对果园的灌溉效果进行监测,包括土壤湿度、空气温度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灌溉方案。
- 建立健全灌溉用水台账制度,记录每次灌溉的时间、水量等信息,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
5. 培训与宣传
- 鼓励开展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节水意识和管理水平。
-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模式。
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还能促进果树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希望广大从业者认真学习并落实各项要求,共同推动北京市果树种植业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