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冬小麦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评估。
Title:Meteorological Disaster Grades for Winter Wheat - DB11T 130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08-2023《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 冬小麦》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在北京市区域内遭受气象灾害时的等级划分方法,适用于冬小麦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及防御工作。
标准的重要条文解读
#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冬小麦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北京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和冬小麦种植特点制定,其他地区可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使用。
# 2. 气象灾害类型与等级划分
标准中明确了冬小麦可能遭遇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等级划分依据。主要包括低温冻害、干旱、高温热害等。每种灾害的等级划分均基于对冬小麦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 低温冻害:以日最低气温低于某一阈值的日数作为判断依据。例如,当连续5天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时,可判定为重度冻害。
- 干旱:通过土壤相对湿度或降水量来衡量干旱程度。若某段时间内土壤相对湿度持续低于40%,则视为重度干旱。
- 高温热害:以日最高气温高于某一阈值的日数为准。比如,当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时,认定为重度热害。
# 3. 监测与评估方法
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监测指标和评估流程。要求定期采集气象数据,包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并结合冬小麦的实际生长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此外,还强调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提高监测效率。
# 4. 防御措施建议
针对不同等级的气象灾害,标准给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对于轻度灾害,建议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施肥;中度灾害需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防止冻害;重度灾害则可能需要改种其他耐灾作物。
# 5. 实施与监督
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标准要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冬小麦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持,同时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户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总之,《农作物气象灾害等级 冬小麦》(DB11/T 1308-2023)为北京市冬小麦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气象灾害管理指南,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