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选址与布置、电气设计、热管理设计、安全设计、监控与通信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湖北省内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设计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Design of User-sid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01-2023 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设计技术导则》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系统规划与选址方面,第5.1.2条规定储能系统应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以减少线路损耗并提高供电可靠性。选址时需考虑周边环境影响、消防要求及电网接入条件等综合因素。建议优先选择通风良好、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且便于维护管理的场所。
关于电池选型与配置,第6.2节明确指出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锂电池、钠硫电池或液流电池等不同类型储能装置。对于容量配置,要求按照\"N-1\"原则确保单体设备故障后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同时强调电池管理系统(BMS)必须具备过充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并实现数据远程监控。
在电气设计上,第7章特别强调安全性。第7.2.3条要求储能变流器(PCS)输出侧应安装独立断路器和浪涌保护装置。第7.3.1条提出直流侧电缆应采用阻燃材料,且正负极之间需保持足够绝缘距离。此外还规定了防雷接地的具体做法,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第8章给出了具体要求。第8.1.2条指出应在储能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灭火器材。第8.2.1条要求定期对储能系统进行巡检,特别是电池组温度、电压均衡性等关键参数的监测。第8.3节还强调了应急处置预案编制的重要性,包括人员疏散路线图、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等内容。
最后在经济性评估与运行管理上,第9章建议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来优化设计方案。第9.2.1条提倡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开展项目实施,由专业公司负责后期运维保障。第9.3节鼓励运用智能调度平台实现储能资源的高效利用,比如峰谷电价套利、备用电源切换等功能。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章节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