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水害防治地面区域治理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施工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煤矿地面区域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管理。
Title:Coal Mine Water Hazard Prevention - Part 3: Surface Area Treat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6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442.3-2023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中关于煤矿水害防治的重要文件,其中第三部分聚焦于地面区域治理。这部分标准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水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地面区域治理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查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收集矿区的历史水文资料、开展详细的地形测绘以及地下水动态监测等。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矿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治理措施的选择上,标准强调应根据具体的水害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例如,对于存在老空区积水的情况,建议采用疏干降压的方法;而对于断层带等构造复杂区域,则可以考虑注浆封堵等方法来提高围岩稳定性并隔绝水源。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定期检查工程质量,确保各项设施能够长期有效运行。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突发性涌水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最后,本标准特别重视后期维护与效果评估环节。规定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用于分析治理成效。如果发现原有措施不足以解决问题,则应及时调整方案直至达到预期目标为止。
综上所述,《煤矿水害防治 第3部分:地面区域治理》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整个流程中的关键点,而且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指标和管理规范,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内容对于从事煤矿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