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结构设计、基础与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作为主要材料的公路涵洞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Sand-Filled Pipe Culve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676-2023 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公路工程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的关键要求
# 材料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的原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这意味着在材料采购阶段,施工单位必须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具备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以保证其性能满足设计需求。
# 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部分,规程强调了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确定管道直径、壁厚以及连接方式的重要性。例如,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应适当增加管壁厚度来提高抗浮能力;而在寒冷地区的冬季施工,则需考虑温度变化对材料的影响。
施工阶段的重点规范
# 基础处理
对于基础处理的要求非常细致,包括但不限于地基承载力的评估、软弱土层加固措施等。特别是在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区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隔离措施防止地基变形影响到管道稳定性。
# 安装工艺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管道之间的紧密对接和平整度控制,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后期运行时出现渗漏问题。此外,还特别提到当采用机械吊装时,要合理选择吊点位置,防止因受力不均造成损坏。
# 防腐保护
考虑到长期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可能受到腐蚀的风险,规程提出了相应的防腐处理方案。这包括内外表面涂覆耐候性良好的防护涂层,以及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及时发现并修复任何潜在隐患。
检验验收环节
最后,在完成所有工序之后,还需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内容涵盖了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水密性和承载力等多个方面,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DB13/T 5676-2023》为保障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通过遵循上述解读中的关键要点,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