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规划与设计、建设要求、运营管理及服务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and Rural Public Welfare Burial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989-2023 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1】选址要求
“安葬设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水源保护区和居民生活区的地方。”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安葬设施选址的重要性。地势高有助于防止积水,保证墓地干燥;远离水源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远离居民生活区则可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同时也能避免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条文2】建设规模
“根据服务人口数量确定建设规模,每千人不少于10个墓位。”
解读:该条文明确了建设规模与服务人口之间的关系,确保安葬设施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通过规定每千人不少于10个墓位的标准,既考虑到了人口增长的因素,也预留了一定的余量以应对未来需求的变化。
【条文3】绿化要求
“安葬设施内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并种植本地适生植物。”
解读: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保持水土、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规定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并且要种植本地适生植物,这样既能降低养护成本,又能更好地融入周边自然环境,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条文4】标识标牌设置
“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指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以及服务指南等标识标牌。”
解读:明确要求设置各类标识标牌,这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使用安葬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安全性。指示标志可以帮助访客快速找到目的地,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大家注意潜在风险,而服务指南则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
【条文5】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安葬对象基本信息、安葬时间、墓位编号等内容,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解读:良好的档案管理对于后续的服务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准确掌握每一位安葬对象的信息,便于查询和管理。同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也是对逝者及其家属负责的表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