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疫情监测、诊断、免疫接种、药物治疗、卫生管理及扑灭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599—2022《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明确了“传染性胸膜肺炎”是指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绵羊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疾病。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基础。
2. 预防措施
- 免疫接种:规定了使用特定疫苗进行定期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例如,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大规模集中免疫,确保群体免疫力。
- 环境管理:要求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通风良好,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具体做法包括每周至少两次对圈舍进行全面清扫,并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剂进行喷洒。
3. 诊断方法
- 强调了临床观察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疑似病例,需采集鼻腔分泌物、肺组织样本等送至专业机构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此外,还介绍了快速血清学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其优势。
4. 治疗方案
- 针对发病个体提出了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案,如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早期干预。同时指出,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动物反应,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
5. 应急响应
- 当发生疫情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隔离患病羊只、限制人员流动、加强日常巡查等措施。同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情况,请求技术支持。
6. 培训教育
- 定期组织养殖户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识别病情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突发状况的技能。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增强实际操作经验。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解析,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