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烟草主要害虫在烟田中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管理要求及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烟草种植区烟田害虫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Major Tobacco Pests and Diseases Part 5: Insect Pests in Tobacco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714.5-2023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烟草种植过程中烟田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第五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1. 害虫监测:应设置黄板、蓝板等诱集工具定期监测烟田害虫种类和数量。例如,每公顷应放置不少于20张诱捕器,并记录每周的诱捕数据。
2. 生物防治:提倡使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瓢虫等控制害虫种群。建议在害虫卵期释放赤眼蜂,每公顷释放量不少于15万头。
3. 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每公顷安装不少于4盏杀虫灯,悬挂高度为1.5米左右。
4. 化学防治:当害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例如,斜纹夜蛾幼虫密度达5头/百株时可用苏云金杆菌制剂进行喷雾处理。
5. 综合管理:结合农业措施如合理轮作、深耕晒垡等减少害虫越冬基数。同时注意保护田间植被,为天敌提供栖息环境。
6. 技术培训:对烟农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提高其识别害虫能力和正确施药水平。
以上内容强调了通过多种手段综合防控烟田害虫,实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