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内水域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状况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Domain Cond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域状况评价规范》(DB32/T 4463-2023)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水域状况评价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水域状况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流程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科学评估水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水域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
标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水域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物理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生态健康指标三大类。物理化学指标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等,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水域的水质状况。例如,溶解氧是衡量水体是否适合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参数,通常要求不低于5mg/L。
生物指标主要关注水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水域应具备的物种多样性水平。例如,在自然湿地中,至少需要有五种以上的本地水生植物和四种以上的鱼类才能达到良好状态。这不仅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求,也反映了水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生态健康指标则侧重于评估整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包括食物网结构、栖息地连通性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恢复能力等方面。标准提出了一套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评估模型,通过计算生态指数来量化水域的健康状况。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原则。要求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种做法有助于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水域保护工作中来。
总之,《水域状况评价规范》(DB32/T 4463-2023)为江苏省内各类水域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框架,对于维护区域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也为相关科研机构开展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