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主要鼠害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草原鼠害的预防、监测与综合治理。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ain Rodent Pests in Grass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81—2023草原主要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草原地区主要鼠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鼠害监测与预警
5.1 监测点设置
应根据草原面积、地形地貌及历史鼠害发生情况合理布设监测点。每个监测区域至少设立3个固定监测点,并定期记录鼠类活动痕迹、密度变化等信息。这一步骤对于及时发现鼠害趋势至关重要,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鼠害大规模爆发。
5.2 数据采集与分析
要求采用科学方法收集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诱饵法、夹日法等传统手段以及现代遥感技术。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鼠害程度,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强调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监测效率的重要性。
防治措施
6.1 物理防治
提倡使用捕鼠器、人工挖洞捕捉等方式直接减少鼠群数量。这种方法环保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特别适合小范围内的紧急处理。同时指出,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非目标物种的安全。
6.2 化学防治
规定了所使用的化学药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只能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建议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并严格控制施用量以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此外还提到在春季繁殖高峰期前后的两个时间段内开展集中喷洒作业效果最佳。
6.3 生物防治
鼓励发展天敌种群如猫头鹰、蛇类等来控制鼠类增长。建立保护区增加这些自然捕食者的栖息地可以长期有效地抑制鼠害。同时也可引入寄生虫或病原体作为辅助手段,但必须确保不会危及其他有益生物。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7.1 禁止滥用药物
明确禁止超剂量或者无计划地大面积投放化学药品,以免造成生态失衡。提倡采用综合性的治理方案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共同作用达到理想的效果。
7.2 定期评估与调整
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评估当前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这样能够保证整个体系始终处于最优状态,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
以上内容摘录自该标准的部分章节,它们反映了本文件的核心思想和技术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