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中的编码规则,包括编码原则、编码结构和编码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及相关机构开展“一件事一次办”业务时的编码规范化管理。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Government Services \"One Thing Done Once\" - Part 2: Coding Ru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规范 第2部分:编码规则》作为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2634.2—2023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编码规则中明确指出,“一件事一次办”的编码应由行政区划代码、主题分类代码、事项类型代码和顺序号四部分组成,总长度不得超过20位字符。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每个政务服务事项具有唯一且可追溯的标识符,便于统一管理和查询。例如,前两位代表山西省,接下来的四位是特定的主题分类如教育或医疗,再后两位表示事项的具体类型,最后是按照受理时间顺序排列的数字编号。
另外,文件特别强调编码必须具备稳定性与扩展性。这意味着一旦赋予某个事项一个编码,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得随意更改,同时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适应未来新增的服务项目。这种设计既保证了现有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也为未来的业务扩展留下了充足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编码的应用场景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编码不仅要在内部系统中使用,还应当出现在对外公示的信息公开栏、办事指南以及电子政务平台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公众清晰了解各项服务的具体信息,提升政府透明度和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规范 第2部分:编码规则》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全面的规定,为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