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中入学基本公共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要求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管理。
Title:Follow-up Support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Relo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 Part 5: Basic Public Services for School Enroll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C8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26T 244.5-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 第5部分:入学基本公共服务》是贵州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入学问题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学校建设的要求。规定新建或改扩建学校应满足适龄儿童就学需求,确保学位充足。同时要求学校布局合理,方便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这一条文旨在解决搬迁群众子女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其次,标准对入学保障措施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教育部门建立入学登记制度,简化入学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落实相关资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困而失学。这体现了政府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有助于消除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再者,标准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要求配齐配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鼓励优秀教师到安置区学校支教,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此外,标准还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校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干预活动。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最后,标准提出了评估与改进机制。要求建立督导评估体系,定期检查各项服务落实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优化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这一机制为标准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总之,DB5226T 244.5-2023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子女入学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贯彻落实该标准,可以有效改善搬迁群众子女的教育条件,助力实现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