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中居民公约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制修订程序、内容要求及实施与监督。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公约的制修订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Follow-up Support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Relo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 Part 3: Formulation and Revision of Residents' Conven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26T 244.3-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 第3部分:居民公约》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居民公约制定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1. 居民公约的基本原则:该标准明确指出,居民公约应遵循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因地制宜、动态调整四项基本原则。这表明公约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所有居民享有平等权利,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随着社区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适时更新。
2. 公约内容结构:标准要求居民公约应包括总则、公共事务管理、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维护、文明行为倡导等五个主要部分。例如,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强调民主决策机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重大事项讨论与决定;在环境卫生维护方面,则具体规定垃圾分类投放时间及地点,以及定期清洁公共区域的责任分工。
3. 公约执行保障措施:为保证公约的有效实施,标准提出了建立监督委员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奖励惩罚制度等多项措施。其中特别提到,对于模范遵守公约者可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而对于屡次违反且拒不改正者可通过劝导、警告直至上报相关部门处理等方式加以约束。
4. 参与式制修订过程:标准强调居民公约应当通过广泛征求民意的方式制定,并经过居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生效。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增强居民对公约的认可度,还能有效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促使大家自觉遵守公约条款。
这些核心内容体现了该标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旨在构建和谐稳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