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技术要求、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场及生产性能测定机构对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airy Cow Production Performance T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178-2021《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是湖南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奶牛场生产性能测定工作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测定的范围应包括奶牛场的所有泌乳牛群和干乳牛群。同时强调测定工作需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和连续性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关于测定内容,标准明确指出要记录奶牛的基本信息如耳标号、胎次等,并且要详细记录产奶量、乳成分(脂肪、蛋白质、乳糖等)以及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产奶量的测定,要求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进行精确测量,每天至少一次,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测定方法上,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规程。例如,在进行体况评分时,要求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执行,评分等级从1到5分为五个级别,每0.25分为一个评分单位。此外,对于乳成分的测定,推荐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这种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乳中的各种成分含量。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所有原始数据能够被妥善保存,并定期备份以防丢失。同时,建议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另外,标准还提到奶牛场应当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比如通过重复测定同一头奶牛的产奶量来检验测定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纠正,以维持整个测定体系的有效运行。
总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为奶牛场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奶牛养殖业的整体水平。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奶牛场不仅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生产数据,还能有效提升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