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牛乳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区域内生产的生牛乳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Title:Raw Bovine Milk Quality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乳制品行业不断规范与升级的背景下,TIMAS 092-2025《生牛乳质量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保障生牛乳质量安全、提升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微生物限量指标”的变化,深入分析新老版本标准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与操作要点。
新标准TIMAS 092-2025相较于旧版,在微生物限量方面进行了多项调整,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关键指标的限值进行了更严格的设定。例如,原标准中菌落总数的限值为≤5×10⁵ CFU/mL,而新版标准将其降低至≤3×10⁵ CFU/mL;大肠菌群由原来的“不得检出”调整为“每毫升不得超过10 MPN”。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对食品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也反映了行业对生牛乳品质控制的精细化趋势。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这种变化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原料奶的采集、运输和储存环节的卫生管理,确保从源头开始就达到新的微生物控制标准。其次,企业需加强对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投入,以确保能够准确、及时地完成微生物检测工作。此外,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也需要更新检测方法和标准体系,以适应新标准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并非单纯地提高限值,而是基于大量数据和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生牛乳样本的检测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已无法完全保障消费者健康,因此有必要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一过程体现了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总之,TIMAS 092-2025在微生物限量方面的调整,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一次重要提升,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应积极应对变化,完善自身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满足新标准的要求,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