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安化黑茶中千两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加工工艺、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相关规定的地理标志产品安化黑茶中千两茶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Anhua Dark Tea - Part 2: Qianliang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第2部分:千两茶》(DB43/T 657.2-2021)是湖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安化千两茶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指出,千两茶的原料应选用安化县境内种植的适制黑毛茶的茶树品种。这些茶树需生长在海拔300米至8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红黄壤或黄棕壤,pH值在4.5至6.5之间。此外,原料采摘时间限定在每年的清明节后至立秋前。这一规定确保了千两茶原料的质量,因为特定的生态环境和采摘时间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
加工工艺
千两茶的传统制作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对此有严格的规定。首先,将黑毛茶进行筛分和拼配,以保证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接着是踩制工序,这是千两茶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茶叶需经过潮水处理后装入特制篾篓中,然后由多人协作踩制成圆柱形。最后,将成品放置于通风干燥处自然陈化至少一年。整个过程不仅体现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也赋予了千两茶独特的风味。
质量要求
千两茶的质量指标包括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感官品质方面,要求外形紧结圆直,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纯正持久,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匀整柔软。理化指标则对水分含量、总灰分、水浸出物等作出了具体限制。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并保障产品质量,在标志使用上,标准强调必须标明“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包装材料应采用无毒、无害且符合食品级要求的材质,并且要便于储运又易于识别。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日晒雨淋,装卸时轻拿轻放防止损坏。贮存环境温度控制在0℃至30℃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75%,同时远离异味源和污染源。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第2部分:千两茶》通过规范从原料到成品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不仅传承和发展了千两茶的传统制作工艺,还促进了这一特色产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