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核红柿生产的产地环境、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无核红柿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ess Hongshi Persimm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195—2022 无核红柿生产技术规程》是广州市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无核红柿的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
标准指出,无核红柿种植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疏松肥沃的土地上。土壤pH值宜控制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些条件能够保证无核红柿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二、栽培管理
1. 苗木选择: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嫁接苗作为定植苗。苗木高度应在40cm以上,茎粗达到0.8cm以上。
2. 定植密度:一般每亩定植300株左右为宜。行距保持在3m,株距保持在2m。
3. 水肥管理:幼树期每月施一次稀薄有机肥水,进入结果期后每半月追施一次复合肥。灌溉时要避免积水,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4. 整形修剪:冬季休眠期间进行整形修剪,去除枯枝弱枝,保留健壮枝条。生长期适时摘心打顶,促进分枝形成良好树冠结构。
三、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等,可采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药剂喷雾预防。
2. 常见虫害包括蚜虫、红蜘蛛等,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3. 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手段,如释放捕食螨来控制红蜘蛛数量。
四、采收
无核红柿成熟度以果实颜色由青转黄绿、果肉变软为标志。采收时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摘后应在阴凉通风处预冷24小时后再入库贮藏。
通过遵循上述技术规程,可以确保无核红柿的优质高产,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