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梅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新鲜青梅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各类青梅制品。
Title:Green Plum -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193—2022青梅》是一项广州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青梅的种植、采收及初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种植管理部分,标准明确指出青梅园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土壤pH值为5.5至6.5之间的地块上建立。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青梅对土壤酸碱度的敏感性,过于偏酸或偏碱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强调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深翻改土工作,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健康生长。
其次,在施肥管理方面,标准建议采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并且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配比氮磷钾比例。例如,在开花前可适当增加磷钾肥施用量,而在果实膨大期则需补充足够的钾肥来提高产量和品质。此外,还特别提到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以及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
再者,关于病虫害防治措施,标准提倡采取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如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利用天敌如瓢虫控制螨类数量;定期喷洒波尔多液预防炭疽病发生等。并且严格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种类和剂量,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的要求。
最后,在采收与初加工章节中,明确了青梅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果实由绿转黄但尚未完全成熟之时。此时采摘不仅能够保证最佳风味,也有利于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品质稳定。对于鲜食青梅而言,从采摘到销售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两天;而对于用于制作腌制品或者果汁饮料原料的青梅,则需要及时进行清洗分级后冷冻保存。
综上所述,《DB4401/T 193—2022青梅》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从源头上保障了青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推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范围内青梅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