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传染病排查负压检疫室的设计、建设、验收、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传染病排查负压检疫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egative Pressure Quarantine Room for Infectious Disease Scre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297-2022《传染病排查负压检疫室技术规范》是深圳市地方性标准,于2022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传染病排查负压检疫室的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5.1 负压环境要求
5.1.1 负压检疫室应维持相对室外大气压为-30Pa至-60Pa的负压梯度,确保空气由清洁区流向污染区,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解读:这一条文明确了负压值范围,既要保证足够的压力差以实现气流方向控制,又要避免过大负压导致结构损坏或设备运行异常。同时强调了负压梯度的方向性,这是保障生物安全的核心原则。
5.2 气流组织设计
5.2.1 检疫室内应设置三级过滤系统,初效过滤器安装在新风口,中效过滤器位于送风管路中段,高效过滤器置于送风口前。
解读:三级过滤体系能够有效拦截空气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和微生物。初效过滤器拦截大颗粒物保护后续过滤器;中效过滤器进一步净化空气;高效过滤器则确保最终送入室内的空气达到无菌水平。这种分层过滤策略既提高了效率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5.3 空调通风系统
5.3.1 系统应具备独立的新风机组与排风机组,新风量按每人每小时不低于40m³计算,排风量应大于新风量10%-15%。
解读:独立的双风机系统可以分别调节新风和排风参数,便于精确控制室内温湿度及压力状态。新风量标准参考了人员舒适性和污染物稀释需求,而排风量略高于新风量的设计则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负压环境。
5.4 压力梯度分区
5.4.1 按照清洁程度分为高风险作业区、低风险作业区及缓冲区,各区之间应保持至少5Pa的压力差。
解读:明确划分功能区域并设定合理的压力梯度是实现分区管理的基础。高风险作业区承受最大负压以阻挡污染物外泄;低风险作业区稍弱但仍需保证单向气流;缓冲区作为过渡地带需维持适中的压力差,确保各区域间气流顺畅且互不干扰。
5.5 设备选型与安装
5.5.1 所有设备均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解读:强调设备质量的重要性,通过权威认证确保其性能可靠稳定。此外还应注意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耗材如滤网等,避免因老化失效影响整体效果。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解析,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调整方案,确保整个系统既能满足技术指标又能适应实际操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