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省水稻生产中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绿色生产技术要求,包括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施肥技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水稻生产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Rice with Reduced Pesticide and Fertilizer in Hun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469-2022《水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农药减量增效的关键技术要求
# 1.1 病虫害预测预报
标准指出,应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时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这不仅有助于提前采取防控措施,还能避免盲目施药造成的浪费。例如,当发现稻瘟病初期症状时,应及时喷洒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以控制病情扩散。
# 1.2 合理选择农药种类
在选择农药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产品,并遵循轮换用药原则,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害虫(如螟虫、飞虱),需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挑选针对性强的药剂,提高防治效果。
# 1.3 安全间隔期管理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安全间隔期执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意味着在最后一次施药后至收获前的一段时间内不得采收作物,具体时间视所用农药种类而定。这样做既能保证消费者健康,也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
2. 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指导
# 2.1 测土配方施肥
依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最佳施肥方案,包括氮磷钾比例及施用量。一般而言,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70%,追肥则按需分次适量补充。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 2.2 施肥方法优化
提倡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在插秧的同时将肥料精准地施入根系附近,既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又减少了流失风险。同时,结合水层管理和灌溉制度调整,进一步增强养分吸收效率。
# 2.3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
鼓励施用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秸秆堆沤物等制成的生物有机肥,这些材料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3. 综合配套措施
# 3.1 种植模式创新
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比如稻鱼共生、稻虾共作等,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降低单一作物种植带来的病虫害压力,从而减少化学投入品的需求。
# 3.2 加强田间管理
注重田间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保持适宜的水位高度,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但不利于杂草滋生的小气候环境。另外,定期清理沟渠淤泥,防止因积水过多引发烂根现象。
总之,《水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操作指南,只要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实施,就能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