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涟源涟红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涟源涟红柑橘的采后处理、分级包装、贮藏运输及相关保鲜技术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Commoditization Treatment and Storage Preservation of Lianyuan Lianhong Mandar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HNSGJXH 0038-2024《涟源涟红 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技术规程》中关于“柑橘冷处理温度控制”的变化,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柑橘冷处理的温度要求较为宽泛,仅规定为1°C至5°C之间。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更加精确地细化为1°C至3°C,同时增加了对冷处理过程中温湿度监测频率的具体要求,即每小时记录一次环境参数,并确保温度波动不超过±0.5°C。
这一调整主要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过高的冷处理温度可能无法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而过低则可能导致果实冻伤。因此,通过降低上限温度并加强监控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柑橘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以某大型柑橘种植基地为例,在实施新版标准后,他们采用了智能化温控系统来管理冷藏库内环境条件。首先,在入库前对所有待处理的柑橘进行全面筛选,剔除有机械损伤或病虫害迹象的产品;接着按照标准设定好初始温度为2°C,并启动自动调节功能保持恒定状态;期间工作人员会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数据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偏差。经过三个月的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的柑橘不仅外观完好无损,而且甜度、酸度等理化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客户反馈良好。
总之,《涟源涟红 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通过优化冷处理环节的技术细节,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