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唇形科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保存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唇形科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及利用。
Title:Labiatae Germplasm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Conser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3017-2023 蜂种质》是一部专门规范蜂种质资源的技术性文件。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蜜蜂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繁育及利用。明确指出本标准涵盖了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等主要养殖品种。
二、术语和定义
对“蜂种质”、“遗传多样性”等核心概念给出了权威解释。“蜂种质”是指影响蜜蜂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以及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要求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库,采集时需记录地理坐标、生态环境等信息,并采用低温冷冻技术长期保存精子、卵细胞等遗传材料。
四、质量评定指标
规定了蜂王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体型外貌、繁殖能力、抗病力等多个维度。特别强调了健康状况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五、繁育技术规范
提出了标准化的交尾群组建流程,建议使用封闭式蜂箱以提高受精率。同时,对于人工授精操作也制定了详细步骤说明。
六、环境适应性测试
要求定期开展耐寒性、抗病性等专项试验,确保选育出的品种能够适应四川地区的气候条件。
七、档案管理要求
强调要建立健全的个体档案制度,每只蜂王都应有唯一编号,记录其亲缘关系、生产表现等信息,便于后续追踪溯源。
八、附录部分提供了参考数据表,如不同品系蜜蜂的主要形态特征对比等实用资料。
以上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蜂种质管理体系框架,为提升四川省蜂产业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