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密植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鉴选的技术要求、试验设计、评价指标及鉴选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密植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的筛选与推广。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lection of High-density, High-yield and Mechanization-suitable Corn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08-2023《密植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鉴选技术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密植高产且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的筛选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品种选择条件
3.1.1 生育期适中
此条款要求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需与当地主栽品种相近或稍短。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在有限的生长季节内实现高产目标,并避免因过长的生育期导致的产量损失。例如,在四川盆地,适宜的生育期通常为90至110天左右。
3.1.2 抗逆性强
包括对病虫害、干旱及低温等不良环境条件的耐受能力。具体来说,品种应具有较强的抗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耐旱性和低温冷害抵抗力。这对于保障生产稳定性和减少农药使用至关重要。
栽培管理
4.2 种子处理
强调种子质量的重要性,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此外还建议采用包衣处理以增强防病虫害效果。良好的种子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出苗率和幼苗健壮度。
4.3 播种密度
推荐每亩种植密度为4500至5500株,具体数量取决于土壤肥力水平和品种特性。高密度种植有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但必须保证个体间有足够的空间来获取养分。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提倡科学施肥,即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氮磷钾比例为1:0.5:0.5。灌溉方面则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特别是在抽雄开花期需保持适度湿润以防干花现象发生。
5.2 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如合理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以及适时喷洒生物农药等。特别注意对玉米螟、粘虫等主要害虫的有效防控。
收获标准
7.1 适宜收获期
明确规定当籽粒含水量降至20%-25%时即可开始机械收获。此时不仅有利于降低损耗率还能提高籽粒品质。另外还需注意避开雨后立即收获以免影响脱粒效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密植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鉴选技术规范》从品种选择到栽培管理再到最终收获都给出了详尽指导,对于促进四川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玉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