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山西健康码的管理要求、赋码规则、转码流程及信息安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健康码的管理和使用。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hanxi Health Cod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Inf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 6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39—202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 山西健康码管理规范》是山西省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码使用和管理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山西健康码的定义和分类。健康码分为绿码、黄码和红码三种颜色。绿码表示持码人当前健康状况正常,可自由通行;黄码表示需进行核酸检测或居家隔离观察;红码则意味着可能存在高风险接触史,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这一分类有助于快速识别人员风险等级,便于精准防控。
其次,关于健康码的申领流程,标准要求个人通过官方指定平台实名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系统会根据填报的信息自动匹配相应的健康码颜色。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健康码状态,违者将依法追责。
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标准强调了严格的数据管理机制。所有健康码相关数据必须存储于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服务器中,并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个人信息用于除疫情防控外的其他用途。
此外,对于健康码的应用场景也有明确规定。例如,在交通枢纽、医疗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应设置专门通道供亮码通行。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处理。同时鼓励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潜在风险点,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对违反规定的惩处措施。如发现伪造、变造健康码的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DB14T 2639—2023》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山西健康码的管理工作,既保障了公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也为后续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