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基路面长期性能观测站数据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数据采集与处理、存储与管理、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公路路基路面长期性能观测站的数据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Data System of Long-term Performance Observation Stations for Highway Subgrade and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885—2023《公路路基路面长期性能观测站数据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公路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观测站点选址要求
规范明确指出观测站点应选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路段上,需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流量等因素。具体来说,站点距离城市中心不宜过近也不宜过远,确保能够真实反映区域内的公路使用状况。此外还强调了避免选择地质灾害频发区和易积水地段作为站点位置。
二、传感器布设原则
对于各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数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沉降监测点每公里不少于5个,裂缝宽度测量仪则要求每200米设置一处等。同时提出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布点密度,并定期校准设备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三、数据采集频率与存储管理
规定了不同类型的监测数据应采取相应的采集周期,例如温度湿度传感器可设置为每小时记录一次,而应力应变计则可能需要更短的时间间隔。另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备份机制、权限控制措施以及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案。
四、信息传输安全标准
考虑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该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处理、身份认证等方面的要求。建议采用最新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手段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必要时还需配备防火墙和其他防护设施。
五、维护保养指南
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维持良好工作状态,给出了详细的日常检查项目清单,比如定期清理灰尘污垢、检测供电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等。同时还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天气变化对仪器的影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六、质量评估方法
最后部分介绍了如何通过对比历史数据来进行性能评价的方法论框架,包括但不限于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趋势预测模型的选择等内容。这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长期观测成果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以上是对DB15/T 2885—2023中几个核心内容的剖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深入了解这一技术规范的具体内涵及其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