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采集、处理、装帧、保存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erbarium Specimens of Herbaceous Medicinal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40-2023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标本采集、处理到保存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标本的质量和科学价值。
在标本采集部分,标准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株,采集时需注意保留根、茎、叶、花、果实等所有器官。采集后应立即放入吸水纸或干草中,并尽快送至标本室进行后续处理。这是为了保证标本的新鲜度,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植物组织腐败变质。
对于标本的压制过程,标准规定使用平整的吸水纸和硬板夹具,每隔2-3层吸水纸放置一株标本,确保每片叶子都能完全展开。每天更换一次吸水纸,持续5-7天直至标本完全干燥。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标本质量。
在标本装订方面,标准建议采用针线固定法,将标本平整地固定在台纸上,同时附上采集记录卡。记录卡上需注明采集地点、时间、环境条件以及植物的形态特征等内容。这一步骤不仅有助于标本的长期保存,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于标本的保存,标准推荐存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范围内。此外,还需定期检查标本状态,防止虫害和霉变的发生。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延长标本的使用寿命,保障其科研价值。
总之,《DB36/T 1740-2023》为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旨在提高标本的整体质量和使用价值。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研究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