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季节、栽培场地、培养料配方与堆制发酵、接种、覆土、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大球盖菇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eurotus eryng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121-2021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发布的关于大球盖菇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环境要求:规程指出,栽培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大球盖菇的生长环境适宜,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2. 培养料配制:培养料由稻草、玉米秸秆和牛粪等组成。稻草和玉米秸秆需提前粉碎并堆沤发酵,牛粪则需要适当晾晒后使用。这一过程是为了提高养分含量,促进菌丝生长。
3. 播种方法: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撒在畦床上,厚度约为20-25厘米。然后在表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细土,并轻轻压实。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维持在60%-70%。
4. 田间管理:在大球盖菇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必要时进行喷水保湿。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要及时清除杂草,以免与大球盖菇争夺养分。
5. 采收标准:当大球盖菇的菌盖完全展开且颜色变为深褐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轻轻扭动拔起,避免损伤其他未成熟的子实体。
这些条文从环境选择到具体操作细节都给出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栽培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