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麻黄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原则、调查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木麻黄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Casuarina in DB44T 241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414-2023 木麻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木麻黄林分中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第5.1条规定了病虫害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应以林分为基础单位,定期巡查并记录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特别强调了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关键时期加强监测力度,因为这两个季节是病虫害高发期。同时,建议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无人机航拍、遥感技术等手段辅助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防治原则
第6.1条明确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采取任何化学或物理防治措施之前,首先应该通过改善林地环境条件来增强树木自身的抗病能力。例如,合理密植可以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科学施肥则有助于提高木麻黄树体健康水平。
物理机械防治
根据第7.2条内容,在发现局部小范围内的病虫害时,可采用人工摘除受害枝叶或者利用高压水枪冲洗等方式进行初步处理。对于已经严重受害且无法恢复生长的部分,则应及时修剪掉,并集中销毁,防止病情进一步扩散。
生物防治
第8.3条提倡优先选择生物制剂来进行病虫害控制。比如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捕食蚜虫,或者施用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农药来对付钻蛀性害虫。这种方法不仅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而且能够长期有效地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
化学防治
尽管如此,当上述非化学方法效果不佳时,标准也允许适当使用化学药剂作为最后手段。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配比操作,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杀菌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问题。此外,在喷洒药物过程中要尽量避开雨季以及蜜蜂等授粉昆虫活跃时段,确保安全作业。
林分管理
除了直接针对病虫害本身的防控措施外,还应当注重整个林区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如第9.4条所指出的那样,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至关重要;同时还要定期清理枯死树木及杂草,创造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生态条件。
以上就是关于《DB44/T 2414-2023 木麻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