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基本要求、培训内容、培训实施、考核评估及培训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开展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Red Cross Emergency First Aid Trai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2088-2022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是指导和规范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权威依据。以下将重点解读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现场为伤病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初步医疗救助。这一定义强调了应急救护的时间紧迫性和技术专业性。
在培训对象方面,标准指出应涵盖社会公众、特定行业从业人员及志愿者等群体。这体现了红十字会面向全社会普及急救知识的公益属性。
对于培训内容,标准要求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处理等基本技能。其中特别提到要教授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是近年来急救领域的重要进展。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标准规定培训讲师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并通过省级以上红十字会组织的专业考核。同时鼓励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医务人员担任兼职讲师。
在课程设置上,标准建议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时比例一般为1:2。并且明确指出初次取证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复训不少于8学时。
最后在质量控制环节,标准提出建立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每位学员的学习过程可追溯。同时要求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反馈,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