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的基本原则、改造内容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养老机构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其他相关场所可参照执行。
Title:Guidelines for Geriatric Adaptation Renovation of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355-2022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指南》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条文】4.2.1: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坡道,坡度不大于1:12。
【解读】此条文强调了养老机构出入口设计的人性化需求。规定坡度不大于1:12是为了方便轮椅使用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进出,确保安全性和通行便利性。这一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因坡度过陡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符合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
2. 【条文】5.1.3:卫生间内应配备扶手,扶手高度宜为850mm至900mm。
【解读】卫生间是老年人发生意外事故的高风险区域,因此在此处安装扶手尤为重要。扶手的高度设定在850mm至900mm之间,是为了适应大多数老年人的身高和使用习惯,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撑力,减少跌倒的风险。同时,扶手材质应选择防滑、耐用且易于清洁的材料。
3. 【条文】6.3.2:床边护栏高度应不低于350mm。
【解读】床边护栏的主要作用是在老人起身或翻身时提供保护,防止坠床。规定护栏高度不低于350mm,既能满足防护需求,又不会过高影响正常使用。此外,护栏的设计还应考虑其稳固性,避免因晃动给老人带来不适或危险。
4. 【条文】7.2.1:室内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并保持平整。
【解读】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平衡感较差,容易滑倒摔伤。因此,地面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选用防滑性能好的材料可以大大降低滑倒的概率,而平整的地面则能避免绊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此外,在铺设过程中还需注意接缝处的处理,确保无高低差。
以上四个条文分别从建筑结构、设施配置等方面对养老机构的适老化改造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是推动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