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生产全产业链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运、加工与包装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水稻种植、加工及销售全产业链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of Ric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1T 127-2023 水稻生产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是山东省日照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日照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水稻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标准中对“全产业链”、“绿色防控”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环境。
二、生产基地建设要求
1. 环境条件:基地应选择远离工业区、交通干道等污染源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且近三年内未使用过高毒农药。
2. 基础设施: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建立田间监测站,用于实时监控气象数据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种子处理:选用经过检疫合格并达到GB4404.1规定的品种;播种前需进行晒种、浸种和消毒处理。
2. 栽培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行距和株距,一般早熟品种可适当密植,而晚熟品种则需保持适宜间距以促进通风透光。
3. 施肥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分次施用,氮磷钾比例控制在1:0.5:1左右;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四、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倒茬、深耕翻土等方式减少病原菌基数;采用抗病性强的新品种替代感病品种。
2. 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铺设防虫网防止外来害虫侵入。
3. 生物防治:释放天敌昆虫如赤眼蜂对抗螟虫;喷洒微生物制剂如Bt乳剂对付鳞翅目幼虫。
4. 化学防治:严格遵守NY/T 1276的规定,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
五、收获与储存
1. 收获时间:当稻谷含水量降至14%以下时即可开始机械收割,尽量避开雨季作业。
2. 清选分级:利用风选、筛选等方法去除杂质,按照籽粒大小划分等级。
3. 干燥入库:采用低温烘干机快速降低水分含量至标准水平后立即装袋密封储存,定期检查温湿度变化以防霉变。
六、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
要求所有参与主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采购记录、生产日志、检验报告等内容;鼓励使用电子标签或二维码等形式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定位源头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DB3711T 127-2023 水稻生产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的一些重点内容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