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植物修剪的基本原则、修剪时期、修剪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城市绿地及风景名胜区的园林植物修剪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runing of Landscape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0/T 185-2022园林植物修剪技术导则》是由山东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园林植物修剪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园林植物的修剪原则、修剪方法、修剪时间和修剪后的养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旨在指导园林绿化行业科学合理地开展修剪工作,促进园林植物健康生长,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一、修剪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园林植物修剪应遵循“安全第一、健康优先、美观协调”的原则。在确保人员和设施安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植物健康状况,同时兼顾整体景观效果。具体来说:
1. 安全性:修剪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伤害行人、车辆以及建筑物等周边环境。对于靠近道路或建筑物的树木,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专人监护等。
2. 健康性:修剪应以改善树冠结构、增强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梢生长为目的,不得过度修剪导致树木衰弱甚至死亡。修剪过程中要保留足够的营养枝叶,特别是骨干枝条,以维持树木正常生理功能。
3. 美观性:修剪形状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保持自然和谐之美。对于观赏性较强的植物种类,可以适当整形修剪,但要注意保持其原有特征,避免矫枉过正。
二、修剪方法
标准中详细描述了多种常用的修剪技术,包括疏剪、短截、回缩和摘心等,并给出了具体的适用场景和技术要点:
1. 疏剪:主要用于去除病虫枝、枯死枝、交叉枝等不良枝条。操作时应从基部平滑剪除,不留残桩,防止感染病害。疏剪比例一般不超过总枝量的20%-30%。
2. 短截:适用于促发新梢、控制树冠大小的情况。根据需要将枝条剪至饱满芽上方1-2厘米处,保证伤口愈合良好。不同植物种类适宜的短截强度有所不同,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3. 回缩:针对衰老或过密的枝组进行局部更新。选择适当的剪口位置,保留部分强壮侧枝作为更新基础,逐步恢复树势。此法常用于多年生乔木和灌木的复壮处理。
4. 摘心:通过掐去顶端嫩芽来抑制主轴生长,促使侧芽萌发,形成丰满的树冠形态。此方法多用于幼苗培养或造型设计阶段。
三、修剪时间
合理的修剪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高修剪效果。标准建议根据不同植物特性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修剪周期:
1. 春季:主要针对落叶乔木和花灌木进行休眠期修剪。此时气温回升,植物尚未开始活跃生长,伤口愈合快,利于伤口修复。
2. 夏季:适合轻度修剪,主要是去除多余枝叶、调整树冠密度。夏季修剪应注意避开高温时段,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3. 秋季:不宜进行大规模修剪,可适当清理病虫枝和弱枝,为冬季休眠做准备。
4. 冬季:是大多数植物的最佳修剪时机,尤其是常绿树种和耐寒性强的植物。冬季修剪可以彻底清除病虫源,促进春季萌芽。
四、修剪后管理
修剪完成后还需要做好后续管理工作,确保修剪效果持久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伤口保护:及时涂抹专用愈伤膏剂,封闭修剪创面,防止水分流失和病菌侵入。
2. 浇水施肥:修剪后适当增加灌溉频率,补充养分,帮助植物快速恢复生机。
3. 病虫害防治:密切关注修剪区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 树干支撑:对于较大规格的乔木,在修剪后可能需要设立支架固定,避免因重心偏移而倒伏。
综上所述,《DB3710/T 185-2022园林植物修剪技术导则》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南,它不仅涵盖了园林植物修剪的基本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园林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共同推动园林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