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咸淡水交替灌溉与秸秆深埋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咸淡水交替灌溉与秸秆深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土壤质量。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line and Freshwater Alternating Irrigation and Straw Deep Bu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860—2023 咸淡水交替灌溉与秸秆深埋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咸淡水交替灌溉与秸秆深埋技术的实施流程,促进农业节水、增产和环境保护。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采用咸淡水交替灌溉与秸秆深埋技术的农田作业。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技术适用性,确保了技术措施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咸淡水交替灌溉:指在同一灌溉周期内,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土壤盐分状况,交替使用咸水和淡水进行灌溉的方法。
2. 秸秆深埋:将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方式深埋于土壤中一定深度的技术手段。
三、技术要求
1. 咸淡水交替灌溉技术
- 灌溉制度设计:应依据当地气候特征、土壤类型及作物种类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例如,在干旱季节可适当增加淡水灌溉频率,而在雨季则减少灌溉量以避免土壤过湿。
- 水质管理:咸水灌溉时需监测土壤盐分变化情况,防止因长期使用高浓度咸水导致土壤盐渍化。同时要保证灌溉水质符合相关卫生安全标准。
2. 秸秆深埋技术
-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秸秆深埋之前,需要对田块进行平整处理,并清理地表杂物。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机具的工作参数如行距、覆土厚度等。
- 施工过程控制: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作业流程,确保每株作物周围都有足够的覆盖层厚度且均匀分布。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检查质量并记录数据以便后续跟踪评估效果。
四、效果评价指标
为了衡量上述两种技术的应用成效,《规程》提出了以下几项关键指标:
- 土壤含水量:反映不同层次土壤湿度水平;
- 土壤pH值与电导率:用来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失衡或盐害现象;
- 作物生长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株高、叶片颜色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五、注意事项
1.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不可盲目照搬理论模型。
2. 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3.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与发展。
综上所述,《DB15/T 2860—2023 咸淡水交替灌溉与秸秆深埋技术规程》为内蒙古地区推广这两种先进农业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核心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适合本地特色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