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杉花墨天牛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记录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云杉花墨天牛的监测工作及相关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Monochamus saltuarius in Spruce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19—2022 云杉花墨天牛监测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主要规定了云杉花墨天牛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监测对象与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云杉花墨天牛(Acanthocinus aedilis)是一种对云杉属植物危害严重的林业害虫。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云杉花墨天牛的监测工作,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和控制其扩散蔓延。
监测时间与地点选择
规程建议在每年的5月至9月期间开展监测活动,因为这段时间是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活跃期。监测点应选在云杉林分密度较高、树种单一且连续分布的地方,同时需考虑交通便利性以便于后续处理。
监测工具与方法
- 诱捕器设置:推荐使用带有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每个诱捕器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一般为100米左右),并悬挂于离地面约1.5米的高度。
- 调查频率: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诱捕器,并记录捕获数量及种类。
- 样地调查:每隔一定面积设立固定样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是否有受害植株出现以及受害程度如何。
数据记录与分析
所有监测数据均需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日期、地点、诱捕器编号、捕获数量等信息。收集到的数据应定期汇总分析,评估区域内云杉花墨天牛种群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防治建议
当监测结果显示云杉花墨天牛种群密度达到预警水平时,应及时采取综合防控策略。这可能包括物理清除、化学药剂喷洒或生物防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减少害虫数量,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DB14/T 2619—2022 云杉花墨天牛监测技术规程》中重要内容的简要介绍及深度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共同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