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生态养殖的环境要求,包括养殖场选址、布局、设施条件、饲养管理、废弃物处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区域内肉羊生态养殖的生产与管理。
Title:Yanmen Pass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 Ecological Sheep Farming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12—2022《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生态养殖环境要求》是山西省针对特定地理区域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地区的肉羊生态养殖活动。该标准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需求,对肉羊生态养殖的环境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环境选择与布局
5.1 地理位置
标准指出,肉羊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区域,避免低洼地带,以防止积水导致的卫生问题。此外,场址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交通要道至少500米以上,确保空气清新,减少污染源的影响。这一规定有助于保障肉羊健康生长,同时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5.2 水源质量
明确规定饮用水必须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且需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无有害物质超标。水源附近不得有污染源如化工厂或垃圾填埋场,以维护生态平衡并保护水资源。
设施建设
6.1 圈舍设计
圈舍应采用开放式结构,保证充足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同时配备遮阳设施。地面材质应选用防滑、易清洁材料,并设置适当坡度便于排水。圈舍内部温度控制在10℃至25℃之间,湿度保持在50%至70%,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肉羊的舒适度和生产性能。
6.2 废弃物处理系统
要求建立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包括堆肥池和污水处理装置。废弃物处理后须达到GB/T 25440《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标准,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置。此举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日常管理
7.1 饲养密度
每只成年肉羊所需最小活动空间为2平方米,幼龄羊则需要更多。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拥挤,影响肉羊的正常发育和行为表现,同时也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7.2 卫生防疫措施
定期对圈舍内外进行消毒,常用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溶液等高效低毒产品。同时,严格执行免疫程序,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适时接种疫苗。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上报相关部门。
通过上述条款可以看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羊生态养殖环境要求》从选址到日常管理都体现了科学合理的理念,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共同推动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