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5种消毒副产物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15种常见消毒副产物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15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 by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C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SPMA 001-2025《生活饮用水中15种消毒副产物的测定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这一标准中,与旧版本相比,新增了对三卤甲烷类物质(如三氯甲烷、三溴甲烷等)的检测项目,并对其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本文将围绕“液液萃取过程中有机溶剂的选择与优化”这一主题,深入解读新标准中的关键变化及其实际应用意义。
液液萃取是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提取的重要步骤,其核心在于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以提高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和提取效率。在旧版本标准中,通常使用二氯甲烷作为主要萃取溶剂,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部分三卤甲烷类物质的回收率偏低,尤其在低浓度范围内表现更为明显。这不仅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增加了后续分析的不确定性。
TSPMA 001-2025对此进行了针对性调整,推荐使用混合溶剂体系,如乙腈-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1),以提升对三卤甲烷类物质的提取效率。该改进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乙腈具有较高的极性,能够有效溶解多种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而二氯甲烷则具备良好的溶解能力,两者结合可覆盖更广的化合物范围。其次,混合溶剂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溶剂残留,避免对气相色谱柱造成污染,从而延长仪器寿命并提高分析稳定性。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萃取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振荡时间的规范操作。实验表明,在25℃恒温条件下进行30分钟的充分振荡,可以显著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提取效率,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基质水样时,这一条件尤为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室需根据自身设备条件和样品特性灵活调整萃取参数。例如,若水样中存在较多悬浮物或有机物干扰,可适当增加萃取次数或采用固相萃取作为预处理手段,以进一步净化样品。
总之,TSPMA 001-2025在液液萃取环节的优化,不仅提升了对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的检测精度,也为其他类似污染物的分析提供了参考范式。掌握这一技术要点,对于确保水质安全监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