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地日光温室建造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规划、结构设计、材料要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山地地区日光温室的建设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Solar Greenho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02—2022山地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山地日光温室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规划
标准指出,山地日光温室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及光照资源等因素。具体要求包括:避免在低洼积水地带建设;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地块;确保温室朝向正南或偏东5°以内,以获得最佳光照效果。此外,还强调了温室布局要合理规划,既要便于管理又要保证通风采光良好。
2. 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方面,标准对骨架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钢架结构需采用热镀锌钢管制作,并规定了其壁厚不得低于3毫米;竹木复合结构则要求使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材。同时,对于墙体厚度也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砖混结构墙厚应在0.8米以上,而土墙厚度则建议保持在1.2米至1.5米之间。
3. 覆盖材料
关于覆盖材料的选择和铺设方式,标准特别提到选用透光率高且保温性能好的聚乙烯薄膜作为外覆盖物。内层可增设一层草帘或者保温被来增强冬季保温效果。另外,在防风加固措施上也做了详细说明,比如设置压膜线固定薄膜等。
4. 灌溉系统
灌溉系统的设置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标准推荐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技术,这样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还要求安装过滤装置以防止堵塞喷头,并定期清洗过滤器。
5. 环境调控
针对温室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的控制,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案。如通过调整揭放草苫时间来维持适宜的日间最高温度;利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调节空气流通;合理安排施肥量以增加棚内CO₂含量等。
6. 病虫害防治
最后,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等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鼓励农户建立完善的田间记录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DB14T 2602—2022山地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从选址到后期管理都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支持,为促进当地设施农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