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裂缝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地裂缝的监测工作,其他地区可参考使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ound Fissure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388-2020地裂缝监测技术规程》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地裂缝监测工作的开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因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引起地裂缝的监测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适用条件,强调了因地裂缝成因不同而采取相应监测措施的重要性。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地裂缝”、“监测点”、“变形观测”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地裂缝”被定义为由于地壳运动或人为活动导致地面出现的线状裂隙。这一部分有助于统一行业内术语理解,避免因概念模糊引发的操作分歧。
3. 监测方案编制
监测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选择、监测频率及布设要求等内容。特别指出,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需结合地裂缝的具体成因、规模和发展趋势来确定监测手段和技术参数。比如对于由地震诱发的地裂缝,其监测重点可能更多集中在位移变化上;而对于因抽水引起沉降则需关注垂直方向上的形变。
4. 监测方法与设备
提出了多种监测方法如GPS测量、水准仪测量、全站仪测量以及倾斜仪监测等,并推荐使用高精度仪器确保数据准确性。同时强调定期校验设备以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此外还提到可以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地表裂缝图像资料,辅助分析裂缝扩展情况。
5.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过程中应注意记录天气状况、温度变化等因素可能对观测值产生的影响,并做好原始记录保存工作。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后方可入库管理,必要时还需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异常点。数据分析阶段则需要结合历史资料对比当前状态,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6. 成果报告编写
最终形成的监测成果报告应当包含基本情况介绍、监测过程描述、数据分析结论以及建议措施四个主要部分。其中建议措施部分尤为重要,它基于监测所得信息提出针对性强且可操作性的对策,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行动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7. 安全防护措施
在实际作业当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危险区域开展工作时更要落实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这不仅关系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
以上就是关于《DB61/T 1388-2020地裂缝监测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大家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