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的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Witness Service of Bid Opening and Evaluation in Public Resource Transac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是提升交易透明度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DB3301/T 0382—2022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规范》的发布,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数字见证平台建设要求”
标准指出,数字见证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以及展示等功能模块,并确保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有效集成与协同工作。具体而言,数据采集需覆盖整个开评标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人身份验证信息、投标文件提交情况、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及其评审意见等。同时,要求平台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障信息安全。此外,还强调了平台应支持多终端访问,方便相关人员随时随地查询相关信息。
关于“开标现场管理”
在开标现场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首先,在开标前,组织方应当提前检查并确认数字见证设备如摄像头、麦克风等是否正常运行,并完成必要的调试工作。其次,在开标过程中,必须全程开启录音录像装置,记录下每一个细节,以便后续查阅。对于电子投标文件的导入与解密操作,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步骤执行,确保每一步骤都有专人负责监督,并及时记录相关情况。最后,在开标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所有资料并上传至数字见证平台存档备查。
关于“评标委员会管理”
针对评标委员会的管理工作,标准特别强调了独立性和公正性原则。一方面,要求组建的评标委员会成员构成合理,涵盖不同专业领域且人数符合法定要求;另一方面,则明确了评标委员会成员在接受任务后不得私自接触任何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也不得泄露与评标有关的任何信息。另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建议采用电子化评标方式,利用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自动比对投标文件,并生成初步评审结果供评委参考。但同时提醒,最终决策权仍归属于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集体讨论决定。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只是整个标准中的一部分精华所在。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字见证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有效防止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还能大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进一步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