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管理要求、收集、暂存、交接与转运、人员培训、应急管理及记录与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卫生管理工作。
Title:Hygien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Medical Waste in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 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683—202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医疗废物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医疗废物”、“感染性废物”等术语的概念,这是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在同一语境下讨论的基础。例如,“医疗废物”被定义为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与包装
标准要求医疗废物应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每个包装物或者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并注明产生单位、日期及类别。这一规定旨在减少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的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收集与暂时贮存
对于收集环节,标准强调了操作人员需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同时,要求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医疗废物。至于暂时贮存,医疗机构必须设立专门的区域存放医疗废物,并且要定期清理,防止腐败变质。
转运与处置
在转运方面,标准指出应当采用封闭式专用车辆运送医疗废物至指定地点。此外,还应该建立交接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废物种类、数量、交接时间等内容。而对于最终处置,则推荐采用焚烧法处理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化学消毒法或高温蒸汽灭菌法适用于损伤性废物。
监督与管理
最后,本标准也提到了对整个流程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性。包括定期检查各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同时鼓励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建立电子档案系统来追踪每一批次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
以上只是部分内容概述,实际上该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要求,比如应急预案制定、培训教育安排等等。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从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