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前准备、作业实施、作业后管理及安全与环保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进行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的施药作业。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esticide application operation of multi-rotor plant protection UAV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674—2022《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作业规范》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植保无人机施药作业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作业前准备
5.1 作业环境评估
在进行施药作业之前,需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但不限于风速、风向、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条件。标准要求风速不应超过3米/秒,以防止药液飘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污染。
5.2 设备检查
设备检查是确保安全有效作业的基础。标准强调了对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喷洒系统以及电池状态的全面检查。特别指出电池电量不得低于80%,以保证长时间稳定作业。
作业实施
6.1 飞行路线规划
合理的飞行路线规划对于提高作业效率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采用“Z”字形或“S”字形航线,避免重复覆盖区域。同时,应根据作物高度调整飞行高度,通常保持在2-3米之间。
6.2 药液配制与装载
药液配制时需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操作,确保浓度准确无误。装载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防止药液溢出或泄漏。此外,每次作业后应对药箱彻底清洗干净。
安全措施
7.1 人员防护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并且作业期间不得饮食或吸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
7.2 环境保护
为减少环境污染,在选择施药时间和地点时应避开水源地及敏感生态区。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残留物,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以上是对DB21/T 3674—2022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