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粪便中华支睾吸虫虫卵检测的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技术要求、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中对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及相关研究。
Title:Detection of Clonorchis sinensis Eggs in Human Feces - PCR and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440-2023《人粪便中华支睾吸虫虫卵检测 PCR和实时荧光PCR法》是一项专门用于检测人体粪便中中华支睾吸虫虫卵的检测方法标准。这项标准主要适用于医疗机构、疾控中心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对感染该寄生虫患者的诊断与研究工作。以下将选取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PCR和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人粪便样本中中华支睾吸虫虫卵的操作步骤、试剂要求、仪器设备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明确了在执行本标准时需要参照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保检测过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术语和定义:对“PCR”、“实时荧光PCR”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便于理解和应用。
4. 原理:基于PCR技术能够特异性扩增目标DNA序列的特点,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来识别并放大中华支睾吸虫虫卵中的特定基因片段,从而实现对该寄生虫感染状态的确诊。
5. 样品采集与保存:强调了样品采集应在患者排便后尽快完成,并立即置于适当的保存条件下以防止污染或降解。同时给出了不同类型的容器选择建议。
6. 实验室准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区域划分、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等方面的要求,目的是减少交叉污染风险并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安全。
7. 检测流程:
- 样品预处理:描述了如何有效提取粪便样本中的DNA。
- 反应体系构建:详细列出了所需成分及其比例。
- 扩增条件设置:给出了最优的温度循环参数。
- 结果分析:讲解了如何正确解读扩增曲线或电泳图谱。
8. 质量控制:提出了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的重要性,并且说明了如何判断结果的有效性。
9. 安全注意事项: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生物危害因素,遵循相应的安全规程。
10. 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标准的主要贡献,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以上就是根据DB22/T 3440-2023标准内容所作的简要介绍及重点条款解析。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标准来进行中华支睾吸虫虫卵的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