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诊断、治疗方法及护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采用中医药方法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进行诊疗的过程。
Title:Nor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llergic Purpura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规范》(DB22/T 3435-2023)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标准。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这一标准进行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定义为一种以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此病多属于“肌衄”范畴,认为其发病与风热、湿热、血热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在诊断方面,标准强调了望诊的重要性,特别是观察皮疹的颜色、形态以及分布情况。同时,还应结合患儿的舌象和脉象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类型。例如,舌质红绛、苔黄腻可能提示体内存在湿热;而舌淡暗、脉细涩则可能是血瘀的表现。
第三,在治疗上,标准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于风热型患者,推荐使用银翘散加减;湿热型可选用茵陈蒿汤合三仁汤;血热妄行者宜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味等方剂。此外,还特别指出针灸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等,通过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第四,关于预防措施,标准建议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最后,本标准还强调了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复发。同时提醒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规范》(DB22/T 3435-2023)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