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内竹林经营碳普惠项目的术语和定义、项目边界与基线确定、额外性论证、碳汇量监测与计算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开展的竹林经营碳普惠项目,用于量化和认证竹林经营产生的碳汇效益。
Title:Bamboo Forest Management Carbon Incentive Method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于2022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方法学为竹林经营活动的碳减排量核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下将对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适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方法适用于四川省内通过优化竹林经营管理措施来提高竹林固碳能力的项目。这表明该方法学主要针对的是那些通过改善管理方式而非改变土地用途来增加碳储量的竹林经营项目。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特别强调了“竹林经营碳汇”这一概念,它指的是通过合理的竹林经营措施使竹林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此外还提到了“基准线情景”,即在没有实施该项目的情况下预期发生的状况,这对于计算额外性非常重要。
再者,在碳计量与监测方面要求采用基于样地的方法进行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等指标的定期测量,并且需要建立长期观测体系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同时规定了如何估算因竹林生长而产生的新增碳储量及其不确定性范围。
另外,在额外性判定上指出必须证明所采取的技术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单位面积竹林的碳固定效率,并且这些措施在当地具有推广价值但尚未被广泛采用。这一步骤对于确认项目是否真正带来额外的环境效益至关重要。
最后,在项目边界确定时需考虑所有直接相关的活动区域,并且要保证这些区域内不存在其他正在执行或者计划中的类似项目,以免造成重复计算问题。
综上所述,《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从多个角度规范了竹林碳汇项目的开发流程,不仅有助于促进四川地区竹产业可持续发展还能为全国范围内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经验。